子午线

子午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wǔ xiàn又称“经线”。子午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n chū zǐ wǔ xiàn0°经线,是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1968年国际上以国际协议原点(CIO)作为地极原点,经度起点实际上不变。

指南针

指南针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nán zhēn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东经

东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jīng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参看〖经度〗、〖经线〗。

磁偏角

磁偏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piān jiǎo/jué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间的夹角。因地磁两极与地球两极不重合所致。磁子午线北端在真子午线以东为东偏,角值为正;以西为西偏,角值为负。不同地点的偏磁角不等,同一地点的磁偏角随时间不断发生微小变化,有周日、周年和长期的变化。

两半球

两半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bàn qiú1.地球的东半球和西半球。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至西经180°为西半球;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至东经180°为东半球。 2.地球的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īng shí jiān我国的标准时。以东经120°子午线为标准的时刻,即北京所在时区的标准时刻。

方位角

方位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g wèi jiǎo/jué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作为起始方向线,沿顺时针方向到该点至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从真子午线起算的称为“真方位角”,用于精密测量;从磁子午线起算的称为“磁方位角”,用于航空、航海;从坐标网纵线起算的称为“坐标方位角”,用于军事(炮兵)。

米制

米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 zhì1.即国际公制。旧名米突制。为法国于十八世纪末所首创。1875年,法﹑德﹑美﹑俄等十七国在巴黎签订米突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我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公布,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米制的几个主要单位规定如下:(1) 长度主单位为米,代号m,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米尺在0°C时两端标线间的距离,约等于通过巴黎的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2)质量主单位为千克......更多

一行

一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xíng/háng①指同行的一群人:代表团一行共十二人。②一行(683或673-727)。唐代高僧,天文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精通历法和天文。与梁令瓒一起制造黄道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多颗恒星位置;与南宫说等首次测量子午线1°的长度。著有《大日经疏》,并制订《大衍历》等。
12 共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