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

实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wù1.实际应用的东西。 2.真实的东西。 3.指具有相对静止状态的质量的基本粒子所组成的物质。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实物地租

实物地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wù dì zū也称“产品地租”。在旧中国通称“谷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按照规定的比例或租额向地主缴纳产品。同时农民也要为地主服杂役。

实物工资

实物工资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wù gōng zī“货币工资”的对称。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工资。盛行于资本主义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淘汰。

偿还

偿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huán1.归还所欠的。多用于债务﹑命案或各种实物等。 2.抵补。 3.兑现;实现(愿望)。

战争赔偿

战争赔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zhēng péi cháng战败国因其对战争造成巨大损失而承担责任,以钱款或实物支付给战胜国的赔偿。按照国际法,因被侵略而受到损害的国家,有权要求侵略国给予战争赔偿。

放大率

放大率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g dà/dài/tài shuài/lǜ表示实物经光学仪器所成的像的放大倍数。是一纯数。单个透镜成像时,像长与物长之比叫做“线放大率”,也等于像距u与物距v之比,即k=uv。像对眼睛所张视角与直接用眼观察物体时的视角之比叫做“角放大率”。把凸透镜用作放大镜时,角放大率m等于明视距离25厘米与凸透镜焦距f之比,即m=25f。显微镜的视角放大率等于物镜线放大率和目镜角放大率的乘积。

银两

银两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liǎng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

个人收入货币化

个人收入货币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rén shōu rù huò bì huà/huā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个人的收入。旨在改变过去以各种实物形式补偿个人的工资奖金,使个人收入更为透明。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规范的支付方式。它有利于企业核算、国家的税收管理和对个人消费基金的宏观调控。

写放

写放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ě fàng1.亦作"写仿"。 2.模仿。 3.描画实物。 4.指初学书法的临帖模仿。

券给

券给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àn/xuàn gěi/jǐ1.宋代发给出戍或就役士卒的一种补助凭证。可据以领取钱币﹑实物等。
12345 共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