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xīng ān lǐng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山脉。斜贯黑龙江省中东部。西北-东南走向。海拔600~1000米。最高峰平顶山海拔1429米。黑龙江干流及其支流松嫩水系的分水岭。中国重要林区。

伊春市

伊春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chūn shì在黑龙江省中部偏东、小兴安岭南坡,汤旺河流贯,哈佳铁路自南岔有支线经此。1957年设市。人口85.6万(1995年)。森林工业发达,是中国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běi píng yuán中国最大的平原,主体部分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间,南临辽东湾,由松花江、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北部称松嫩平原,南部称辽河平原。通常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三江平原也包括在内。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中国重要农业基地,提供大量商品粮。石油资源丰富。

东北虎

东北虎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běi/bèi hǔ1.产于我国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处的一种虎。体型大,毛色较淡。为镧聋@类保护动物。

哈佳铁路

哈佳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hā/hǎ/hà jiā tiě lù从黑龙江哈尔滨到佳木斯。长506千米,1940年筑成。已建成复线。是黑龙江省铁路干线,对小兴安岭林区的木材和鹤岗、双鸭山煤矿的煤炭外运起重要作用。

林区

林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qū以生长、培育、保护和经营林业生产为主的成片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一带为中国最大林区。

鹤岗市

鹤岗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hè gǎng shì在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南麓,有铁路通佳木斯。1945年设兴山市,1949年改鹤岗市。人口110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打牲

打牲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shēng1.清代对嫩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一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赫哲诸渔猎民族的总称。由满语"布特哈"(意为"虞猎")引申而来。康熙中于其地设布特哈总管治理之,吉林有"打牲乌拉总管"。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ēi lóng jiāng shěng简称“黑”。在中国东北区北部。面积45.4万平方千米。人口3576多万(1995年)。清初置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北部、东南部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小兴安岭。西南部为松嫩平原,东部有三江平原。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处中温带,大部为湿润区,西南部为半湿润区。有全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煤炭和森林工业发达。为中国商品粮重要基地。大豆、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前列,盛产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