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 dōng1.中国南部的省,简称粤,东连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湖南和江西。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省会广州。
广东省
广东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 dōng shěng别称“粤”。在中国南部、南岭以南,临南海。面积17.79万平方千米。人口6788万(1995年)。明代置广东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多山地丘陵,平原较少。主要河流珠江,入海处冲积成珠江三角洲。海岸曲折。绝大部分为亚热带湿润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家用电器和制糖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稻米、甘蔗、花生、桑蚕茧等农产品及水果和水产品重要产区。创汇农业较重要。
广东戏
广东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ān dōng xì/hū粤剧。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ān dōng yīn lè/yuè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箫等。
两粤
两粤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yuè1.汉初的两个小国南粤和闽粤的合称。地有今广东﹑广西﹑福建。 2.指广东﹑广西。
中国沿岸流
中国沿岸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yán àn liú中国近海的洋流系统之一。主要由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和南海沿岸流组成。黄海沿岸流属低盐低温流,沿山东半岛北部东流,绕过成山角后南下。东海沿岸流源自长江和钱塘江淡水,盐度极低,水温年变幅大,流向随季节而变,冬季顺岸南下,夏季流向东北。南海沿岸流主要指广东沿岸的洋流,盐度较低,流向随季节而变,冬季流向西南,夏季流向东北。
粤剧
粤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曾名“广东梆黄”。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后,以秦腔和乱弹为主要唱腔,吸收广东民间音乐,逐步形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流行。唱腔有板腔体的梆子、二黄两类。另有曲牌。剧目有《搜书院》、《罗成写书》、《关汉卿》等。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uán lǐ kàng yīng dǒu/dòu zhēng鸦片战争中广东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闯入广州城北郊三元里抢劫。次日,附近一百零三乡民众同英军在牛栏冈展开激战,打死打伤几十名英军。31日,广州附近几个县的数万民众乘胜进攻,围困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向广州官府求救,广州知府强迫村民解散。
三峡
三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iá1.四川﹑湖北两省境内,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2.广东省北江自英德至清远间的中宿峡﹑大庙峡﹑浈阳峡的合称。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三峡》。
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uá ɡé mìnɡ dǎnɡ民国初年的政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召集部分国民党员组成,继续进行反袁斗争。曾在广东、山东、湖南等地组织起义,均遭失败。1916年总部迁回上海,后又领导护法运动。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