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ān yì xiāng/xiàng duì lùn/lún关于引力与时间、空间相互关系的现代物理理论。1915-1916年由爱因斯坦提出。基本假设是:(1)广义相对性原理;(2)等效原理。其结论主要有:(1)水星近日点进动规律;(2)光线在引力场中要弯曲;(3)光谱线在引力场中要向红端移动;(4)存在引力波;(5)存在引力透镜现象等。

广义相对论基础

广义相对论基础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ān yì xiāng/xiàng duì lùn/lún jī chǔ论文名。爱因斯坦著。发表在1916年德国《物理学纪事》第4系列,第49卷上。总结对引力场的研究,由广义相对性原理及等效原理出发,得到新的引力场方程,作出水星近日点进动、引力红移、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三大预言。此文的发表标志广义相对论的正式建立。

丘成桐(1949- )

丘成桐(1949- )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chéng tóng (1949- )数学家。生于广东汕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1976年解决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1978-1979年,与舍恩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在拓扑学等方面也有创见。1982年获菲尔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华人。

周培源(1902-1993)

周培源(1902-1993)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péi yuán物理学家。江苏宜兴人。清华学校毕业。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研究广义相对论、宇宙论和湍流理论。1982年获国家科学二等奖。著有《理论力学》等。

宇观

宇观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guān/guàn可直接观测但不能以物质手段加以影响和变革的时空区域。包括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团及遍布宇宙空间的射线和引力场所构成的物质系统。宇观世界的运动需用广义相对论、宇宙电动力学和星系力学描述。

相对论

相对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xiàng duì lùn/lún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的理论。是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等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