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

延陵季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líng jì zǐ1.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相传吴王寿梦有四子:诸樊(或称谒)﹑馀祭﹑馀眛(一作夷昧)﹑季札。季札贤,寿梦欲废长立少。季札让不可。寿梦卒,诸樊立,与馀祭﹑馀眜相约,传弟而不传子弟兄迭为君,欲终致国于季札。季札离国赴延陵(一说封于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世称延陵季子。事见《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

延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líng1.古邑名。春秋吴邑,公子季札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 2.借指季札。 3.汉成帝陵。 4.指汉成帝。 5.复姓。南朝宋有延陵盖。见《宋书.谢晦传》。

延陵剑

延陵剑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líng jiàn1.汉刘向《新序.节士》载,春秋时延陵季子(吴公子季札)将出访晋国,带宝剑经过徐国,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晋国之使,未即献剑,然心已许之。及使晋返,而徐君已死。于是乃以剑挂徐君墓树而去。后用为不忘故旧的典实。

延陵子

延陵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líng zǐ1.见"延陵季子"。

遗金

遗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wèi jīn1.遗落的金子。 2.《韩诗外传》卷十:"吴延陵季子游于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吾岂取金者乎?'"后人常以"遗金"赞叹吴季子其事。 3.谓留给子孙以黄金。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4.指遗产中的金钱。

挂剑

挂剑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à jiàn1.《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吴王寿梦少子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他出使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很爱他的剑。季札已心许,准备回来时再送给他。等到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上,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违背自己许剑的心愿。后以"挂剑"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讳称朋友逝世。

储光羲(约707-约762)

储光羲(约707-约762)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guāng xī (yuē/yāo 707-yuē/yāo 762)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受伪职。乱平后,贬死岭南。其诗风格质朴,多写田园风光,表现士大夫的闲适恬淡情调。有《储光羲诗集》。

季子

季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zǐ1.指春秋时吴季札。为吴王寿梦少子。不受君位,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省称"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宝剑于徐君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3.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秦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洛阳,兄弟妻嫂不敢仰视。秦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更多

嬴博

嬴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g bó1.指嬴与博﹐春秋时齐二邑名。吴季札葬子于其间。《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嬴﹐一本作"赢"。后用为死葬异乡之典。

毗陵

毗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 líng1.亦作"毘陵"。 2.古地名。本春秋时吴季札封地延陵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三国吴时,为毗陵典农校尉治所。晋太康二年始置郡,治所移丹徒。历代废置无常,后世多称今江苏常州一带为毗陵。 3.指明代学者﹑藏书家唐顺之。因其为武进人,故称。
12 共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