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zhōu dàn/tán cí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弹词

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n/tán cí曲艺的一个类别。前身是词话,弹词是“弹唱词话”的省称。明嘉靖年间已有弹词演出的记载。曾流行于北京等地。清中叶以后,主要流行在江浙一带,并分化出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等曲种。基本形式是有说有唱,演员自弹(奏)自唱,书目多为中长篇。

搊弹词

搊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ōu/zǒu dàn/tán cí1.宋﹑金﹑元说唱艺术的一种。即诸宫调。

俗文学

俗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sú wén xué指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致包括:(1)歌、谣、曲子;(2)讲史、话本;(3)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4)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5)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杂体作品。

书帽

书帽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mào1.快书﹑大鼓等曲种演员在演唱长篇说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作用类似弹词的开篇。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míng nán/nā cí1.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由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伴奏的。也称四明文书。

坐唱

坐唱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chàng曲艺表演形式之一。演员坐着说唱。弹词、琴书一类曲艺,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员自弹(奏)乐器自唱。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坐着说讲,也属坐唱范畴。

夏荷生(1899-1946)

夏荷生(1899-1946)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hé/hè shēng (1899-1946)苏州弹词演员。浙江嘉善人。少年时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排字工人。因爱好弹词,从钱幼卿学弹词《描金凤》、《三笑》、《双金锭》。说表以“火功”见长,唱调高亢清脆、一波三折,世称“夏调”。因说唱《描金凤》著名,有“描王”之称。

折子书

折子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zhé/shé zǐ shū1.曲艺名词。指从评语﹑弹词等的长篇曲目中,选择一回或一段,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演出的曲目。一般要求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现在苏州评话﹑弹词的一出折子书,大多在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内演完。

木鱼书

木鱼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yú shū1.弹词的一种。清代中后期流行于粤语区域。可分为"龙舟"及"南音"两种。
1234 共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