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zhōu dàn/tán cí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评弹
评弹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dàn/tán曲艺评话和弹词的合称。通常专指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
夏荷生(1899-1946)
夏荷生(1899-1946)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hé/hè shēng (1899-1946)苏州弹词演员。浙江嘉善人。少年时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排字工人。因爱好弹词,从钱幼卿学弹词《描金凤》、《三笑》、《双金锭》。说表以“火功”见长,唱调高亢清脆、一波三折,世称“夏调”。因说唱《描金凤》著名,有“描王”之称。
蒋月泉(1917- )
蒋月泉(1917- )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g yuè quán (1917- )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曾师从张云亭和周玉泉。在“俞(秀山)调”和“周(玉泉)调”基础上,创造了旋律婉转、韵味醇厚的“蒋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弹词
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n/tán cí曲艺的一个类别。前身是词话,弹词是“弹唱词话”的省称。明嘉靖年间已有弹词演出的记载。曾流行于北京等地。清中叶以后,主要流行在江浙一带,并分化出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等曲种。基本形式是有说有唱,演员自弹(奏)自唱,书目多为中长篇。
徐云志(1901-1978)
徐云志(1901-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yún zhì (1901-1978)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马调
马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tiáo/diào1.即马吊。 2.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
马如飞
马如飞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rú fēi清代苏州弹词演员。道光至光绪年间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说唱《珍珠塔》,并作了加工。唱腔朴实流畅,世称“马调”。著有开篇集《南词小引初集》以及《南词必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