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án lǜ shī1.诗体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及用韵,都有一定格律。
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lǜ shī1.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小律诗
小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lǜ shī1.绝句的别称。
格律诗
格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 lǜ shī诗体名。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歌。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律诗
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shī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杂律诗
杂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lǜ shī1.各种格律的诗。
杜律
杜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lǜ1.指唐杜甫的律诗。
上官仪(约605-664)
上官仪(约605-664)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guān yí (yuē/yāo 605-664)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初进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则天所杀。诗风华美绮丽,有“上官体”之称。又归纳诗歌中的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拗字
拗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zì1.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亦指诗文中生硬的字眼。
辘轳韵
辘轳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lu yùn1.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