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
或问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ò wèn1.文体的一种。用问答体以说明论点。多用于书名。
一褱而论
一褱而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huái ér lùn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遗布
遗布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wèi bù1.《后汉书.独行传.王烈》:"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形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用以指对盗贼宽容不惩,使其感化而改恶从善。
阿买
阿买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mǎi1.韩愈子侄的小名。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朱熹考异引赵尧夫曰﹕"或问﹕'阿买是退之何人?'答云﹕'退之侄﹐必有所据而云﹐此必其子侄小字。'"后用以借称子侄。
准情酌理
准情酌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n qíng zhuó lǐ准:依据,按照。指依据情况,斟酌事理。形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已发生的事情或问题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
一概而言
一概而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gài ér yán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三余
三余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ú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事会
事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huì/kuài1.机遇;时机。 2.指事情的变化。 3.事情或问题的关键。
击中要害
击中要害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zhòng yào hài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大被
大被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bèi1.《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卒"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孟宗﹞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后用为招贤接友之典实。 2.后汉姜肱性友爱﹐与弟仲海﹑季江俱以孝着称。弟兄三人为慰母心﹐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后世遂以"大被"比喻弟兄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