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本
手抄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chāo běn1. 用手工抄写出来的原本的版本。如:那时候,这部小说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
抄本
抄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chāo běn手写传抄的书本。习惯上,唐代以前传抄的,称“写本”,宋代以后的称“抄本”,由作者自己抄写流传的,称“稿本”。
书抄
书抄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chāo1.见"书钞"。 2.指手抄本。
借书留真
借书留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è shū liú zhēn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底本
底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dǐ/de běn1.底稿。 2.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3.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说郛
说郛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ō/shuì/yuè fú笔记丛书。元代陶宗仪编。一百卷。原本已佚,今本乃近人据明抄本刊刻。收汉魏至宋元各种笔记,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志怪传奇、稗官杂记乃至诗话、文论。采用之书达六百余种,其中少数作品世无传本。
乐府群珠(乐yuè)
乐府群珠(乐yuè)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yuè fǔ qún zhū (lè/yuèyuè)散曲总集。明代人选辑。原抄本三册,近人分为四卷。收录元、明小令计八十余家(失注作者及无名氏除外),共二十六调,一千八百余首。
副旦
副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pì dàn1.元杂剧脚色名。仅见于《元曲选》本《货郎旦》一剧,由副旦扮张三姑,自第二折以下主唱全折。此剧另有明脉望馆抄本,脚色安排是:正旦在第一折扮李彦和妻刘氏,第二折以下均扮张三姑。一般认为,副旦名目可能为《元曲选》编者臧懋循杜撰。
抄白
抄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chāo bái1.公文的抄本或副本。 2.抄录。
王梵志
王梵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fàn zhì初唐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诗以说理为主,重视惩恶劝善的社会功能,语言浅近、诙谐,多用俗语俚词。部分作品宣扬佛教思想。作品在唐代流传甚广,后多失传,清末在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的手抄本。今人的校辑本存其诗三百四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