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新华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huá/huà/huā shè“新华通讯社”的简称。
周而复(1914- )
周而复(1914- )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ér fù作家。安徽旌德人。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8年到延安。曾任新华社特派员。1947年在香港主编《北方文丛》,并编辑《小说月刊》。建国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著有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
恽逸群(1905-1978)
恽逸群(1905-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n yì qún (1905-1978)新闻工作者。江苏武进人。上海大同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新声通讯社记者、《立报》主笔。1945年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兼总编辑。建国后,历任《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著有《抗战国际知识》、《新闻学讲话》等。
杨朔(1913-1968)
杨朔(1913-1968)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shuò (1913-1968)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半月谈
半月谈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n yuè tán半月刊。1980年5月创刊于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以讲解时事政策为主。
新华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huá tōng xùn shè简称“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成立于江西瑞金,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通讯社。1937年1月在陕北改现名。1949年10月后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主要任务是采集和发布有关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重要新闻和信息,向中央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材料。出版《新华社新闻稿》、《参考消息》、《经济参考》、《半月谈》、《环球》、《中国记者》等报刊。
李瑛(1926- )
李瑛(1926- )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yīng (1926- )诗人。河北丰润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新华社记者、《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诗集《战场上的节日》、《静静的哨所》、《红柳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等。
杜鹏程(1921-1991)
杜鹏程(1921-1991)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péng chéng (1921-1991)小说家。陕西韩城人。曾在延安大学学习。当过随军记者。建国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夜走灵官峡》等。
陆文夫(1927-2005.7.9)
陆文夫(1927-2005.7.9)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wén fū江苏省泰兴县人。一九四八年高中毕业后,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任新华社苏州分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工业组长等。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巷深处》。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同人刊物,被打成“反党集团”成员,长期下放到工厂、农村劳动。粉碎“四人帮”后平反。1978年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后任苏州文联副主......更多
吴冷西(1919- )
吴冷西(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lěng xī (1919- )新闻工作者。广东新会人。1937年在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解放日报》国际部主任、新华社编辑大队政委。1949年后任新华社总编辑、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播电视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