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
月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xiāng/xiàng月球盈亏圆缺变化呈现出的各种形态。月球本身不发光,又环绕地球运行,形成太阳、月球、地球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地球上观测者所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随之变化,便产生不同的月相:新月(朔)、蛾眉月、上弦、凸月、满月(望)、残月、下弦、蛾眉月。更替周期为29.53天,等于朔望月平均长度。
日月相
日月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yuè xiāng/xiàng1.旧时迷信以为肩胛上有红痣为极贵之相,称"日月相"。
旁生魄
旁生魄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ng/bàng shēng pò1.亦作"旁生霸"。 2.旧历每月十六日的月相。亦借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朔望月
朔望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ò wàng yuè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
上弦
上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xián发生于新月以后的月相。月球在太阳之东90°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西边的一半(右半圆)。发生在夏历每月初七或初八。
下弦
下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xián1.农历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太阳跟地球的联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联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D"字形,这种月相称下弦。
元钥
元钥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yuè/yào1.即律管。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之一:"淑气渐滋于元钥﹐元声默应于黄钟。"古人以十二律管定十二律﹐又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谓之"律应"。相传十二律管中均置葭灰﹐月份至﹐则相应律管中之葭灰即飞动﹐故云"淑气渐滋于元钥"。
参辰日月
参辰日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 chén rì yuè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夏历
夏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lì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仍沿用这一传统历法。
太蔟
太蔟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cù1.亦作"太簇"。 2.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3.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