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zì mù lán huā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将宋词《木兰花》减去数字而成。上下阕各两句仄声韵转两句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不同于词牌。用于套曲中。

木兰花

木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lán huā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更多

减字

减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zì1.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慢调

慢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tiáo/diào1.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也有由单调小令演化为中调﹑长调而称慢的,如《浪淘沙慢》﹑《木兰花慢》等。

偷声

偷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u shēng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唐张志和《渔歌子》词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刘禹锡《潇湘神词》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因而偷声﹑减字常连用。宋杨无咎《雨中花令》词:"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清金农《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更多

吕本中(1084~1145)

吕本中(1084~1145)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běn zhōng(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更多

黄裳(1044~1130)

黄裳(1044~1130)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cháng1.黄色的下衣。 2.指嫡妻。语出《诗.邶风.绿衣》: "緑兮衣兮,緑衣黄裳。"郑玄笺:"妇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黄,喻乱嫡妾之礼。" 3.指太子。 4.字勉仲(1044~1130),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观赏把玩不已。代表作有《卖花声》、《永遇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