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朱元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yuán zhāng1.即明太祖。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废丞相,设六部,在各地设置军事机构,建立卫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更多

吴王

吴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wáng1.指春秋吴国之主。亦特指吴王夫差。 2.明太祖朱元璋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 3.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据有吴中,号吴王。 4.清乾隆间苗民起义军领袖吴八月的称号。

宁王

宁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ng/nìng wáng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郑注云'宁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诰》云'周公谓文王为宁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宁"当作"文"。参阅曾运干《尚书正读》。 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更多

明成祖(1360-1424)

明成祖(1360-1424)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chéng zǔ (1360-1424)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李善长(1314-1390)

李善长(1314-139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àn cháng/zhǎng (1314-1390)明初大臣。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原是朱元璋的谋士,参预机要,深得信任。朱元璋称吴王,他为右相国。常留守后方,调度军队给养。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明初制度,多由他参与制定。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贬,五年后赐死。

铁册

铁册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ě cè1.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

中都城

中都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dōu chénɡ1.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刘基(1311-1375)

刘基(1311-1375)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jī (1311-1375)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参预机要,筹划用兵。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1371年被胡惟庸诬陷而遭免职,忧愤而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

吴晗(1909-1969)

吴晗(1909-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hán (1909-1969)史学家。浙江义乌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专攻明史,先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校任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建国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所写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杂文《三家村札记》等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错误的批判,后被捕入狱,含冤逝世。1978年后被平反昭雪。著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等。

太祖

太祖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zǔ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禘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123 共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