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梅雨

迎梅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g méi yǔ/yù1.亦省作"迎梅"。 2.谓江南三月雨。其时梅子初生,故称。《埤雅.释木》:"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转淮而北则否,亦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田家忌迎梅雨。谚云:'迎梅一寸,送梅一尺。'然南方验,而北方不尔也。"清顾禄《清嘉录.黄梅天》:"项瓯东谓:江南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遇雷电为断霉。"一说,指入黄梅日之雨。见清顾禄《清嘉录.黄梅天》。

梅雨

梅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yǔ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出现的长时期阴雨天气。此时恰是梅子成熟时期,故名;又因气候湿热,衣物易霉,也称“霉雨”。由于在6-7月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在此流域的上空与北方冷空气汇合,常维持一准静止锋系,而造成大范围的连续降雨甚至暴雨。

送梅雨

送梅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òng méi yǔ/yù1.江南称五月雨为"送梅雨"。江南梅子时节多雨,谓之梅雨。农历五月梅欲黄落,故五月雨称"送梅雨"。

黄梅雨

黄梅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méi yǔ/yù黄梅季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

入梅

入梅的同义词反义词
rù méi梅雨开始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6月14日至16日入梅。有些年份入梅较早,如1954年,6月1日便入梅了;而有些年份则不出现梅雨,如1958年,入夏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了江淮地区,雨水很少,成为“空梅”。

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n jìng zhǐ fēng又称“静止锋”。处于冷暖气团之间,移动很慢或短时间内静止的分界面。常形成大片连续性的云雨区域。在某一地带静止少动,短则几天,长则十天、十几天,易造成这一地带的洪涝灾害。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常有静止锋出现。

梅信

梅信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xìn/shēn1.指梅雨开始的信息。 2.梅花开放所报春天将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梅蒸

梅蒸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zhēng1.梅雨季的湿热之气。

梅霖

梅霖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lín1.梅雨。

雨季

雨季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jì降水较集中的湿润多雨季节。常发生在热带地区,往往与干季周期性交替出现。在降水分配不均匀的其他地区,也有将相对多雨的季节划分为雨季的;如中国通常将4、5月划为华南和南岭山区的雨季,5、6月间为江南雨季,6、7月间为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7月间为黄淮和华北雨季,8月为东北雨季等。
123 共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