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

梵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wén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

伊尼

伊尼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ní1.梵文的鹿名。

平等法会

平等法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děng fǎ huì/kuài1.佛教语。即无遮会(梵文意译)。原意为五年一次的大斋会。谓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

瑜珈

瑜珈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jiā梵文yoga的音译。印度传统健身术。原为一种宗教修行活动。强调调息和静坐,由许多不同的静坐姿势和呼吸规则组成。修行者在忘我的冥想中解除精神紧张,修身养性。与中国的导引术类似。

三藐三菩提

三藐三菩提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miǎo sān pú tí/dī/dǐ1.佛教语。梵文Samyaksambodhi的音译。指佛陀所证的"等正觉"。

三衣

三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ī/yì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呾刹那

呾刹那的同义词反义词
dá/dàn chà/shā nà/nǎ/nèi/nā1.(刹chà)梵文音译。古印度计时单位。约相当于现今的1.6秒。

多罗

多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luó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 2.食器。 3.脂粉盒。 4.鲁莽。 5.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的同义词反义词
pó luó fú tú印度尼西亚佛教艺术古建筑。梵文意为“山丘上的佛塔”。建于公元8-9世纪。用石块砌成。有十层平台:一至七层方形,共有四百三十二个神龛;八至十层为圆形,中央有高7米的主佛塔,周围环绕七十二座小塔,气势雄伟。

帝释

帝释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hì1.亦称"帝释天"。 2.佛教护法神之一。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梵文音译名为释迦提桓因陀罗。
12345 共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