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面
棋子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zǐ miàn1.即今之刀削面。
棋子
棋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zǐ1.亦作"棊子"。 2.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下棋用的小块。通常用颜色分为数目相等的两部分或几部分,下棋的人各使用一部分。 3.状如棋子的食品。
棋布星罗
棋布星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bù xīng luó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罗列。形容多而密集。
举棋不定
举棋不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jǔ qí bù dìng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做活
做活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huó1.从事体力劳动。 2.特指妇女做针线活儿。 3.围棋术语。即棋子被对方包围,至少须有两个眼(对方不可下子的空格),才能免于吃掉,做成活棋。
势子
势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zǐ1.架势,姿势。 2.势力。 3.势头;情势。 4.犹架子。 5.围棋术语。指占据棋心与四面"星"位的棋子。 6.现仅指"星"位四子。
康乐球
康乐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g lè/yuè qiú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好些像棋子形状的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也叫克郎球、克郎棋。
弈具
弈具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jù1.指棋盘﹑棋子。
弹棋
弹棋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n/tán qí古代棋类游戏。源于汉代。相传汉武帝好蹴鞠,群臣谏劝,东方朔以弹棋进之,武帝便舍蹴鞠而尚弹棋;另一说西汉成帝时刘向仿蹴鞠形制而作。初用十二枚棋,每方六枚。两人对局时轮流以石箭弹对方棋子。魏时改用十六枚棋,唐代又增为二十四枚棋。宋代以后,因象棋盛行而渐趋衰落。
棋奁
棋奁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lián1.盛棋子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