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棕榈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lǘ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棕榈屋

棕榈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lǘ wū1.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

坎昆

坎昆的同义词反义词
kǎn kūn墨西哥旅游城市。在尤卡坦半岛东北端,滨加勒比海。人口10万多(1986年)。海滩上棕榈、椰树成林,风光绮丽。附近地区为古玛雅文化摇篮之一,古迹甚多。为疗养、旅游胜地和会议中心。

并闾

并闾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ng lǘ1.即棕榈。常绿乔木。

棕闾

棕闾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lǘ1.棕榈。闾,同"榈"。

棕鱼

棕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yú1.亦作"?鱼"。 2.棕榈的花苞。因其中细子成列有如鱼子,故称。

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shàn/chán zǐ yè/xié zhí wù被子植物的一大类。种子的胚只有一片子叶。多为须根系;茎部维管束无规则地分散排列,通常无形成层;叶片多为平行脉、弧形脉;花的各部分为三数。约有六万五千种,大多为草本。如稻、麦、玉米、甘蔗、棕榈等。

多罗

多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luó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 2.食器。 3.脂粉盒。 4.鲁莽。 5.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於梨华(1931- )

於梨华(1931- )的同义词反义词
yū lí huá (1931- )美籍华裔作家。原籍浙江镇海。女。1947年去台湾。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后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在大学任教。著有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篇小说《也是秋天》,短篇小说集《白驹集》,散文集《新中国的女性及其他》等。

桄榔(guāng-)

桄榔(guāng-)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láng1.亦作"桄桹"。 2.木名。又称“糖树”、“砂糖椰子”。棕榈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丛生茎顶,小叶线形。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花序产糖汁,可制砂糖。叶柄基部棕毛可编绳。
123 共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