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
楷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kǎi/jiē shū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
楷书吏
楷书吏的同义词反义词
kǎi/jiē shū lì1.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晋代始置。
蝇头楷书
蝇头楷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g tóu/tou kǎi/jiē shū1.犹言蝇头小楷。
一炷香
一炷香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zhù xiāng1.一枝香或一束香。 2.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假名
假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jià míng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叫片假名,草书叫平假名。
古隶
古隶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lì/dài1.秦汉隶书。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李公麟(1049-1106)
李公麟(1049-1106)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gōng lín (1049-1106)北宋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人。熙宁进士。官至朝奉郎。擅画鞍马人物,运笔流畅,好用线描,常不设色,人称“白描”。兼工山水。还长于行、楷书,有晋、宋书家之风。有《五马图》等存世。
楷法
楷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kǎi/jiē fǎ1.典范;法则。 2.犹效法。 3.楷书之法。
正楷
正楷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kǎi/jiē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