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问

治问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wèn1.犹审问。

伤痕

伤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hén①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受到损害后留下的痕迹。②短篇小说。卢新华作。1978年发表。“文化大革命”中,女中学生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去了农村。可是,妈妈的“政治问题”始终困扰着她。粉碎“四人帮”后,妈妈获得平反,但因心力交瘁而去世。王晓华匆匆赶回,却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小说描写了十年浩劫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

生活周刊

生活周刊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huó zhōu kān1925年10月创刊于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初由王志莘主编,以宣传职业教育为宗旨。1926年10月起由邹韬奋主编,注意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九一八事变后宣传抗日。1933年脱离中华职业教育社独立出版。邹韬奋被迫出国后由胡愈之、艾寒松负责编辑。同年1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政论

政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lùn/lún1.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激进派

激进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jìn pài1. (如在政治问题上)表现咄咄逼人的党派观念很强的人;激进的党员。如:每一个政党里面都有稳健派和极端派…温和派和激进派。

策论

策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cè lùn1.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试士的项目之一。

语义哲学

语义哲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 yì zhé xué1.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后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