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

法相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xiàng zōng1.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所创立。该宗严密分析诸法之相而阐述"万法唯识"之理,也称为法相唯识宗﹑唯识宗。窥基常住长安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又称慈恩宗。主要著作有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等。

三性

三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ìng1.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2.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3.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4.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九缘

九缘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yuán1.佛教法相宗的九种因缘。

无想

无想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iǎng1.无所思念。 2.佛教语。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玉华宗

玉华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huá/huà/huā zōng1.佛教法相宗的别名。唐玄奘曾于玉华宫译佛经,而他又尊宗法相,故称。参见"玉华宫"。

三车

三车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chē/jú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2.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八识

八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shí1.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

七识

七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shí/zhì1.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心王

心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wáng1.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性宗

性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ng zōng1.佛教语。法性宗的简称,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以破相显性为宗旨。 2.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