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注释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shì①对书籍和文章中的语汇、内容、引文等作介绍、说明、评议的文字。中国古代对书籍的注释,因方式的不同而有“注”、“释”、“传”、“笺”、“疏”等之称。按排印位置的不同,又有“脚注”(又称“页末注”,排印于书页地脚)、“篇末注”(又称“文后注”,排印于全篇文章末尾)、“夹注”(注文夹于正文之间)等。注释所用字体一般小于正文。②辞书的释义也称“注释”。
注释语句
注释语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shì yǔ/yù jù/gōu在程序的开始或中间,对程序进行说明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ren语句。
唐音癸签
唐音癸签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yīn guǐ qiān诗话集。明代胡震亨撰。三十三卷。作者编有《唐音统签》十集,按天干排列,前九集辑录唐诗,此书是第十集,辑录唐诗研究资料。书分体凡、法微、评汇、乐通、诂笺、谈丛、集录七目,涉及唐诗的诗体、格律、评论、注释等方面,资料丰富,论说精到,是唐诗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zhāng suàn shù/shú/zhú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先秦到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全书二百四十六道应用题,分成九章:(1)方田(面积);(2)粟米(粮食交易);(3)衰分(比例分配);(4)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5)商功(工程问题及立体形求体积);(6)均输(粮食运输和均匀负担问题);(7)盈不足(盈亏类问题);(8)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及正负术);(9)勾股(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后世有多种注释本,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依经傍注
依经傍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jīng bàng zhù依照经典及其注释。指说话有根有据。
俞平伯(1900-1990)
俞平伯(1900-1990)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píng bó (1900-1990)作家,学者。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参加新文学运动,加入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参与创办中国最早的诗歌刊物《诗》。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对古典文学研究尤深,编选、校点、注释多种古典文学作品。其《红楼梦研究》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另著有诗集《冬夜》、散文集《杂拌儿》以及《论诗词曲杂著》等。
参看
参看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kàn1.同时并看其他材料,以资参考。 2.注释用语。指示读者阅读其他有关材料。
四书
四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1.《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元皇庆二年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为根据。明清相沿不改。 2.指四部书。
注本
注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běn1.带有注释的版本。
通训
通训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xùn1.普遍的训诫。 2.训诂学名词。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如"庸"字训"用",训"常",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用"就是通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