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
流亡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wáng/wú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海外ㄧ~政府。
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wáng/wú zhèng fǔ1.通常指本国领土被敌国占领而逃亡到外国的政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土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的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政府官员逃往国外所组织的政府。
流亡者同盟
流亡者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wáng/wú zhě tóng/tòng méng1834年侨居巴黎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建立的秘密组织。以推翻德国封建统治、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宗旨。1836年其左翼分裂出来,建立正义者同盟。
乘舆播越
乘舆播越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yú bō yuè乘舆:帝王乘坐的车;播越:离散,流亡。指帝王流亡在外。
依斟流彘
依斟流彘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zhēn liú zhì1.《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纪》曰:"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羿恃其善射……使奡帅师灭斟灌﹑斟寻,杀夏帝相。"《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后以"依斟流彘"谓帝王因失德而被迫流亡。
播徙
播徙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xǐ1.流亡迁移。
晋文公(前697-前628)
晋文公(前697-前628)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wén gōng (qián 697-qián 628)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子。因献公立幼子为太子。他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国送回。即位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公元前632年亲自率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成为霸主。
李唐
李唐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táng1.指唐朝。唐皇室姓李,故称。 2.南宋画家(1049-1130)。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宋徽宗时为画院画师。南渡后流亡临安(今浙江杭州),重入画院任待诏。擅画山水,晚年变前人之法,创大斧劈皴,开水墨山水画新风。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亦工人物、牲畜。有《清溪渔隐图》等存世。
葛藟
葛藟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gě lěi1.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 2.《诗.王风》篇名。内容描写周室衰微,人民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逋客
逋客的同义词反义词
bū kè1.逃离的人。 2.避世之人;隐士。 3.漂泊流亡的人;失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