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岭

大西洋海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ī yáng hǎi lǐng也称“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部巨大的海底山系。长约15000多千米,大致呈s形。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脊部一般距海面2500~3000米,个别高突部分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如冰岛等。

海岭

海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lǐng/líng海底的山脉。一般较陆地的山脉高而长,而侧较陡。也叫海脊。

罗蒙诺索夫海岭

罗蒙诺索夫海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ó mēng/méng/měng nuò suǒ fū/fú hǎi lǐng/líng北冰洋海底中部的海岭。长1800千米。因海岭的阻隔作用,北冰洋东西两部分在水温、盐度以及海水运动方面有明显差异。

海底山脉

海底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dǐ/de shān mài/mò又称“海岭”、“海脊”。海底中规模巨大、狭长绵延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水面形成岛屿。著名的有大西洋海岭等。

海脊

海脊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jǐ又称“海岭”、“海底山脉”。大洋底部狭而长的高地。如大西洋海脊,长达数千千米。两侧坡度较陡。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海面,形成断续分布的岛屿,如阿留申群岛、琉球群岛等。

地震带

地震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zhèn dài“地震活动带”的简称。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理区域,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全球地震活动分布在相对较狭窄的地带,主要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横贯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dǐ/de dì/de mào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主要包括大陆架地貌、大陆坡地貌、大洋底地貌。有浅滩、珊瑚礁、磨蚀台地、海底峡谷、海岭(海底山脉)、海底平顶山、海盆、海沟等多种地貌形态。

海盆

海盆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pén深度在3,000—6,000米之间的海底盆地,除海岭和海沟外,底部平缓。海盆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