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粮
漕粮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liáng1.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2.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一石几钟
一石几钟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shí/dàn jī/jǐ zhōng1.《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颜师古注:"六斛四斗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后因以"一石几钟"谓运输漕粮时沿途损耗侵吞惊人。
改兑
改兑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i duì/ruì/yuè1.改变的兑运法。明宣德年间所行兑运法规定:江南粮户运粮到瓜洲﹑淮安﹑河南粮户到小滩,山东粮户到济宁等仓交兑。施行后官军既多勒索,粮户仍须自运。成化七年应天巡抚滕昭命令运军到江南水次兑运;十年,原交淮﹑徐﹑临﹑德四仓支运漕粮,也改在水次交兑,称为"改兑"。又称长运。
正兑
正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duì/ruì/yuè1.清代运送京仓的漕粮,充八旗﹑三营的兵食。
漕折
漕折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zhé1.指漕粮改折银钞收纳。明正统元年规定,田赋自起运兑军外,其余可折收钱钞,粮四石折银一两。见《明史.食货志二》。
白粮
白粮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liáng1.明清时在江南五府所征供宫廷和京师官员用的漕粮。
红剥银
红剥银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gōng bāo/bō yín1.清代专作漕运经费的赋银。顺治初定制:漕船至天津起剥,分运至通州,设红剥船六百只,每船给田十顷,收租赡船,免其征科。康熙三十九年裁革,将原田按亩起科,归入地丁奏销;仍照原收租数,分派各省,于漕粮项下编征,解粮道库支发,称红剥银。凡置造垡船器具及夫役工食等项费用,于红剥银内动支,馀剩之银,分给运军,以备剥浅之用。参阅《清会典事例.户部.剥船》。
闹漕
闹漕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o cáo1.旧时指农民抵制官府征收漕粮的斗争。
兑运
兑运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ì/ruì/yuè yùn1.明代漕运方式之一。由官军代运漕粮,百姓付予相应的路费和耗米。
内仓
内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cāng1.清制,收储漕粮之所,除北京通州各仓外,另设内仓,由户部直辖,供应内府﹑祭祀和接待外藩属国来使所需的粮食,教习官役的廪粟,牧马的饲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