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司

漕运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yùn sī1.见"漕司"。

漕运

漕运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yùn①中国古代对水路运输的称呼。②中国历代对地方政府将所征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水路运输(有时包括部分陆路运输)的称呼。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漕运的粮食都改征货币,漕运废除。

宝带桥

宝带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dài qiáo中国古代著名的多孔石拱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葑门外的澹台湖口上。原供漕运纤道而筑。全长近317米,宽4.1米,有五十三孔,犹如卧伏湖面的浮水玉带。桥孔大小不等,其中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孔的跨径最大,用作通航。公元819年建成。

折干

折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zhé/shé gān/gàn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 2.谓以钱代替实物。 3.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

押运官

押运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 yùn guān1.特指押送漕运的官。 2.指一般监督运送货物的官。

红剥银

红剥银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gōng bāo/bō yín1.清代专作漕运经费的赋银。顺治初定制:漕船至天津起剥,分运至通州,设红剥船六百只,每船给田十顷,收租赡船,免其征科。康熙三十九年裁革,将原田按亩起科,归入地丁奏销;仍照原收租数,分派各省,于漕粮项下编征,解粮道库支发,称红剥银。凡置造垡船器具及夫役工食等项费用,于红剥银内动支,馀剩之银,分给运军,以备剥浅之用。参阅《清会典事例.户部.剥船》。

钱漕

钱漕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cáo1.即钱粮。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

催趱

催趱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zǎn1.亦作"催攒"。 2.催赶,督促。 3.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 4.清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趱重催空,省称催趱。

兑运

兑运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ì/ruì/yuè yùn1.明代漕运方式之一。由官军代运漕粮,百姓付予相应的路费和耗米。

减漕

减漕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cáo1.减少漕运。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