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
火攻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gōng1.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 2.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
火牛
火牛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niú1.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语本《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2.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
火舰
火舰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jiàn1.置有火攻装备的战船。
火队
火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duì/zhuī1.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五曰火队。"杜牧注:"焚其行伍,因乱而击之。"一说,队,通"隧"。隧,道。火队,烧绝粮道。见梅尧臣﹑贾林注。
五火
五火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uǒ1.五种火攻战术。
借东风
借东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è dōng fēng1.《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可烧而走
可烧而走的同义词反义词
kě/kè shāo ér zǒu1. 可用火攻战术使(他们)败逃。走,逃跑,使动用法,使…走。如:可烧而走之。——《资治通鉴》。
吴蜀夷陵之战
吴蜀夷陵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shǔ yí líng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吴国袭杀蜀将关羽,夺去荆州。公元222年,刘备率军伐吴,由巫峡连营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吴大将陆逊以静制动,在{{d046}}亭(今湖北宜都北)用火攻破蜀军。刘备逃往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北),次年病故。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 zǐ bīng fǎ也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共十三篇,分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和治军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等。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火战
火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zhàn1.用火攻击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