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舞

独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dú wǔ单人表演的舞蹈。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是舞剧或集体舞中的一个部分。也叫单人舞。

刀美兰(1942- )

刀美兰(1942- )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o měi lán (1942- )舞蹈家。云南车里(今景洪)人。傣族。女。十二岁参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团。1959年入云南省歌舞团。1962年入东方歌舞团。曾主演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以及独舞《水》、《金色的孔雀》等。

单人舞

单人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shàn/chán rén wǔ1. 见“独舞”。

白纻舞

白纻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zhù wǔ1.盛行于晋﹑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

舞剧

舞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ù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哑剧等艺术因素的一种戏剧形式。舞剧中运用的舞蹈常包括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舞蹈样式包括独舞、双人舞、组舞、群舞等。在西方,舞剧统称“芭蕾”。

崔美善(1934- )

崔美善(1934- )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měi shàn (1934- )舞蹈家。原籍朝鲜。女。1951年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1952年后在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任独舞演员,舞姿舒展典雅。创作演出的舞蹈《丰收曲》、《喜悦》,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

手鼓舞

手鼓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gǔ wǔ1.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为女子独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随鼓点的变化舞出不同的姿态。表情丰富细腻,动作柔软灵活。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

柘枝舞

柘枝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zhī/qí wǔ1.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胡腾舞

胡腾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téng wǔ1.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亚的古石国﹐唐时传入。男子独舞﹐以跳跃腾踏动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