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

直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lì/dài1.直接隶属。 2.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

直隶省

直隶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lì/dài shěng/xǐng旧省名。清初设置。1928年改名河北省。

老调

老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lǎo tiáo/diào①指说过多次使人厌烦的话;陈旧的话。②河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保定地区。也叫直隶梆子。

丁果仙(1909-1972)

丁果仙(1909-1972)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guǒ xiān (1909-1972)晋剧演员。艺名果子红,直隶束鹿(今属河北)人。女。七岁学艺,先习青衣,后改须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个女须生。嗓音洪亮,擅用多种唱腔表现人物感情,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丁派”。擅演《双罗衫》、《走雪山》等剧。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丞相

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xiàng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北贝

北贝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bèi1.清时科举,北闱乡试朱卷,以满﹑蒙编"满"字号,汉军编"合"字号,贡监生编"皿"字号,直隶编"贝"字号;又以南﹑北省人编为南﹑北﹑中三类。所以直隶省之生员,谓之"北贝"。贝,即"员员"之省。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录送乡试一》。

吴樾(1878-1905)

吴樾(1878-1905)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yuè (1878-1905)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安徽桐城人。曾在保定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支部,并创办《直隶白话报》,宣传反清革命。1905年为击破清廷预备立宪的骗局,在北京车站谋炸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爆炸中当场牺牲。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北伐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píng jūn běi/bèi fá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两万人由扬州出师北伐。北伐军经河南渡黄河,进攻山西,一直打到直隶(今河北),进逼天津。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经过两年血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布政使

布政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zhèng shǐ1.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更多

曹锟(1862-1938)

曹锟(1862-1938)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kūn (1862-1938)直系军阀首领。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曾任北洋军第三镇统制。辛亥革命后历任直隶督军兼省长、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直奉战争中击败张作霖,控制北方政局。1923年以五千银元一票收买国会议员,贿选为“大总统”。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被赶下台。
12345 共5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