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
神策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cè jūn1.亦称"神策"。 2.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3.用以美称官兵。
神策
神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cè1.亦作"神筴"。卜筮所用之蓍草。 2.唐禁军名之一。详"神策军"。
内大臣
内大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dà/dài/tài chén1.唐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2.清制,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宝策
宝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cè1.宝鼎神策。语本《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象征天命或社稷。
护军
统军
统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tǒng jūn1.官名。 2.唐代禁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各置统军一人,位次于大将军。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又金代于河南﹑山西﹑陕西﹑益都置统军司,有统军使﹑副统军等官。见《金史.百官志三》。
都头
都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tóu/tou1.军职名。都将的别称。唐末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五代沿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 2.旧时称衙役﹑捕快头目。 3.泛指头领,头脑。
北衙
北衙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yá1.皇帝禁军。唐代,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四军为皇帝禁军,因在皇宫之北,故称。
神筴
神筴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cè1.见"神策"。
神筹
神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chóu1.犹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