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额

税额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ì é1.按税率缴纳的税款数额。

买扑

买扑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i pū1.宋元的一种包税制度。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时的包税范围更加扩大。

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guān zhèng c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专用发票

专用发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 yòng fā/fà piào/piāo“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简称。用于销售应缴纳增值税的货物时所开具的发票。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后,为确保属于价外税的增值税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而印发,供企业使用。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专用发票作为扣款凭证使用的,仅限于购销双方均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参见“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dì zēng zhí shuì在中国,以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为对象所课征的税。转让的房地产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增值额以其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扣除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等)计得,乘上规定的税率即为应纳税额。

定额税

定额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ng é shuì也称“定额税率”。对每一课税单位规定一个固定税额的税率制。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收。如中国的资源税对各税目(如原油、煤炭、盐等)均规定按吨(或立方米)征收一个固定税额;又如车船使用牌照税规定按吨或按辆征收一个固定税额。

当税

当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g/dàng shuì1.抵充税额。 2.亦称"当捐"。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清康熙三年(1664年)实行。

火耗

火耗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hào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

营业税

营业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g yè shuì以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对象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中国营业税的税目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九项。各行业以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转让无形资产以转让额为课税对象,销售不动产以销售额为课税对象,各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补税

补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shuì1.补交推延的税款。2.补交追加的税额。3.补交逃税。
12 共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