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

筑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zhú lù1. 修建公路。如:筑路队。

筑路队

筑路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zhú lù duì/zhuī1. 筑路或在公路上工作的一队工人。

压路机

压路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yà lù jī利用滚轮碾压土壤或路面的机械。有双轮、多轮等机种,广泛应用于筑路工程中。

平地机

平地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dì/de jī一种修整路基和路面的筑路机械。有拖式和自行式两种。在车架下,前、后轮轴之间装有长铲刀。铲刀的操纵有机械式和液压式。液压操纵的自行式平地机应用广泛。作业时放下铲刀以刮平地面。也可用以挖筑路基和边沟,修正路基边坡,拌和路面材料,以及推移土壤、碎石等。

开山

开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shān①因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挖开或炸开:~劈岭。②指在一定时期开放已封的山地,准许进行放牧、采伐等活动。③佛教用语,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

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津浦铁路借款合同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pǔ tiě lù jiè kuǎn hé/gě tóng/tòng1908年清政府与英德银团签订,后又订《续借款合同》。主要内容为:借款980万英镑;英德各一人任总工程师;英德银团代办筑路材料,并有借款优先权。英德自此控制津浦铁路,并加强了在华北的侵略势力。

租界

租界的同义词反义词
zū jiè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在中国划界租地,筑路建屋,并实行殖民地制度,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它们进行侵略的活动据点。租界有一国管理的(如汉口英租界),也有多国共管的(如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共管)。新中国成立后,租界制度被取消。

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lù yùn dòng又称“铁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外国银行团。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掀起保路运动。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四川人民奋起反抗。同盟会借机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大波

大波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bō长篇小说。李劼人作。1937年发表。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

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zàng gōng lù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12 共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