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zuò wù供给工业原料的农作物,如棉花、烟草、甘蔗等。也叫技术作物。

技术作物

技术作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shù/shú/zhú zuò wù经济作物。

南美洲

南美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měi zhōu全称“南亚美利加洲”。在西半球的南半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人口3.02亿。东、西部地形差异大,西部为高峻的山系,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气候以热带为主。石油、铁、铜、银等矿产和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盛产甘蔗、香蕉、咖啡等经济作物。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居民中种族成分复杂,有白种人、混血种人、印第安人、黑种人等。共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

多种经营

多种经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zhǒng jīng yíng①农业生产单位除经营主要的传统作物或产品外,兼营多种作物或产品的经营方式。中国农村除种植粮食作物外,根据自然条件,也搞一些经济作物、林产品、饲养牲畜、副业或鱼类养殖捕捞等经营活动,称之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②大公司或集团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产品的经营策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公司和集团,利用本身雄厚的财力和有利的促销手段,进行跨行业经营,同时生产经营多......更多

茄科(qié-)

茄科(qié-)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é/jiā kē (qié-)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本、灌木或小乔木。花萼大多五裂,花冠合瓣,有五个裂片。果实为浆果或蒴果。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包括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蔬菜,烟草等经济作物,枸杞、颠茄等药用植物。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huāng bǎn nà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包括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地处滇西山地南部,澜沧江斜贯,多平谷平坝。具有热带风光,原始森林茂密,多珍禽异兽和热带经济作物。有橄榄坝、曼飞龙塔、曼阁佛寺、景真八角亭、热带植物园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景洪市

景洪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g hóng shì在云南省南部、澜沧江西岸。1993年设市。人口34.7万(1995年)。澜沧江斜贯境内,河谷宽广,沿岸风光秀丽。盛产稻、甘蔗、茶叶以及橡胶、剑麻、槟榔、樟脑等热带经济作物。名胜古迹有飞龙白塔、橄榄坝。

种植业(种zhòng)

种植业(种zhòng)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ǒng/zhòng zhí yè (zhǒng/zhòngzhòng)也称“植物栽培业”。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机能,采用人工培育和管理的方法,以取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等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可为人类提供粮食、油料、糖类、蔬菜等基本生活品,又为工业提供各种原材料。狭义的农业即指“种植业”。

种植园(种zhòng)

种植园(种zhòng)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ǒng/zhòng zhí yuán (zhǒng/zhòngzhòng)原指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建立的使用雇佣劳动种植特种经济作物的大型农场。这些地区独立后,有的已收归国有。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型农场,也有沿用种植园名称的。

非洲

非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zhōu全称“阿非利加洲”。在东半球的西南部,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靠地中海。面积302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二大洲。人口7.48亿(1996年)。高原面积广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属热带气候。动植物种类繁多。金刚石、黄金、钴等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多种经济作物。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撒哈拉沙漠以北主要是属白种人的阿拉伯人。共有五十五个国家和地区。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