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旦

花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dàn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性格活泼或放荡泼辣的年轻女子。

李再雯(1922-1967)

李再雯(1922-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ài wén (1922-1967)评剧演员。艺名小白玉霜,河北滦县人。女。五岁起从白玉霜学艺。演青衣、花旦。继承“白派”艺术并有所发展。1949年后致力于评剧现代戏的实践,曾在《小女婿》、《女尾狐》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妇女形象。

坤旦

坤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kūn dàn1.旧时称演青衣﹑花旦等旦行脚色的女演员。

丁是娥(1923-1988)

丁是娥(1923-1988)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shì é (1923-1988)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严凤英(1930-1968)

严凤英(1930-1968)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fèng yīng (1930-1968)黄梅戏演员。安徽桐城人。女。十三岁学艺,演花旦。吸收昆剧、京剧、话剧等的表演艺术,丰富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流畅。擅演《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剧。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假嗓

假嗓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jià sǎng1.亦称"假嗓子"。 2.非自然的嗓音,发音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京剧中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常用之。

周慕莲(1900-1961)

周慕莲(1900-1961)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mù lián川剧演员。四川成都人。十三岁学艺,演花旦、青衣。1920年加入三庆会,曾拜康子林为师。表演细腻传神,世称“周派”。擅演《情探》、《评雪辨踪》等剧。曾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有《周慕莲舞台艺术》。

姚水娟(1916-1977)

姚水娟(1916-1977)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o shuǐ juān (1916-1977)越剧演员。浙江嵊县人。女。十五岁学艺,演花旦。唱腔朴质委婉,对越剧“四工调”有所革新。擅演《碧玉簪》、《琵琶记》等剧。曾任中国剧协浙江分会副主席。

小嗓

小嗓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sǎng1.京剧﹑昆曲等戏曲中花旦﹑青衣﹑小生演唱时的嗓音。

新凤霞(1927- )

新凤霞(1927- )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fèng xiá (1927- )评剧演员。原名杨淑敏,天津人。女。十三岁学评剧,演青衣、花旦。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副团长。演唱甜润清脆、富有华彩。擅演剧目有《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刘巧儿》等。著有《新凤霞回忆录》。
12 共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