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花鼓
催花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huā gǔ1.唐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诘旦,﹝明皇﹞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yáng huā gǔ民间曲调名。创始于安徽凤阳。最初流传明代。唱词多叠字,每段二十七字,前两句各三字,后三句各七字。后缀锣鼓声十三个字音。
打花鼓
打花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huā gǔ戏曲传统剧目。一对逃荒夫妇,沿街卖唱凤阳花鼓,遭富家子弟戏弄却只能强颜欢笑。
花鼓
花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gǔ一种民间舞蹈,一般由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一人打小鼓,边敲打,边歌舞。
花鼓棒
花鼓棒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gǔ bàng1.旧时杭州谓僧人为丧事人家作法乐时抛弄鼓棒。
梨花鼓
梨花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huā gǔ1.即梨花大鼓。
花鼓戏
花鼓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gǔ xì/hū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
三棒鼓
三棒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àng gǔ1.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击,故名。
五音戏
五音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īn xì/hū1.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济南﹑淄博一带,由秧歌﹑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由五个人演出,故名"五人戏",后称"五音戏"。
十不闲
十不闲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bù xián1.清代曲艺的一种。原为"凤阳花鼓",后渐与"莲花落"融合,称为"彩扮莲花落"。用锣﹑鼓﹑铙﹑钹等伴奏。亦指为此种曲艺伴奏的数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