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书
一行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xíng/háng shū1.谓简短的书信。亦泛指信札。
八行书
八行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háng shū1.书信。
旁行书
旁行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ng/bàng xíng/háng shū1.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
行书厨
行书厨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shū chú1.犹言活的书柜子。
蟹行书
蟹行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è xíng/háng shū1.即蟹行文。
行书
行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shū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三体
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tǐ/tī/bèn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禊帖
禊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 tiè/tiě/tiē1.《兰亭序》帖的别称。晋王羲之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名。
五体
五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tǐ/tī/bèn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4.指四肢及头。
伯远帖
伯远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uǎn tiè1.晋王珣尺牍,五行四十七字,行书。此帖笔法峻拔刚断,意味高古,为晋人妙品。清代列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