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
观感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uàn gǎn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代表们畅谈访问农村的~丨就自己~所及,写些通讯。
侈人观听
侈人观听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ǐ rén guān tīng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野兽派
野兽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ě shòu pài也称“野兽主义”。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画派。1905年马蒂斯等画家在巴黎举行画展,因绘画技法超越常轨,被评论家认为“野兽群”而得名。该派强调根据画家的个性和主观感受,自由地运用色彩。作品常夸张物体形态,强化色彩对比。代表人物还有杜飞、特朗等。
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 měi zhí jué/jiào主体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分为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前者指对事物美丑的直接的反射;后者虽也表现为直觉的形式,但已融合进理智情感的内容,是一种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两者经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chū xià mén xíng乐府《瑟调曲》名。现存最著名的歌辞为曹操所作。共五部分,其中“观沧海”写登临碣石山望海的观感,“龟虽寿”抒发有志之士奋斗不息的情怀,尤为出名。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饿乡纪程
饿乡纪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è xiāng jì chéng又名《新俄国游记》。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2年。记述1920年10月作者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考察苏俄时的见闻和观感。前半部分叙述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后半部分记述从北京到莫斯科途中的风光、见闻,反映苏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生活的报告文学作品。
黄鹤楼
黄鹤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hè lóu①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原在黄鹄矶头,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说,古时仙人费,常乘黄鹤在此休息,故名黄鹤楼。古楼雄伟壮丽,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屡毁屡建,最后一次焚毁于1884年。1985年在蛇山西端重建。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飞檐挑角,十分壮丽。②诗篇名。唐代崔颢作。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写作者的登楼观感,流露出思乡之情。诗的前四句......更多
后印象画派
后印象画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yìn xiàng huà pài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印象画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