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会

参议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yì huì1.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成立的地方性咨询机构。有省﹑县﹑乡参议会。 2.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了动员和团结广大民众参加抗日而设立的各级人民代表机关。有边区﹑市﹑县﹑乡参议会。

议会

议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huì/kuài也称“国会”。通常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并有监督政府等职能。其成员称议员,大多数由选举产生,也有一部分由国家元首任命或以特定身份充任。多为两院制,少数为一院制。有议会的国家不一定实行议会制,也可以实行二元制。

议会制

议会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huì/kuài zhì也称“议会内阁制”。即“内阁制”。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zūn yì huì yì huì zhǐ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内。为一幢二层楼的洋房,原是国民党军官的官邸。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召开遵义会议。建有遵义会议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议会制度

议会制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huì/kuài zhì dù/duó1.具有行政和立法互相依存特性的政府体制,通常有个空衔的国家元首,而行政实权却赋予内阁, 内阁由议员组成,他们各自地和集体地对议会负责。

杜马

杜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mǎ俄国中央和地方咨议机关的名称。原为古罗斯贵族咨议机构或地方代表会议。俄国一九〇五年革命中,沙皇被迫答应设立全国立法机构,称国家杜马。1906-1917年先后存在四届。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于1994年再次设立国家杜马,为议会下院,四年一届。

俄国一九○五年革命

俄国一九○五年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é guó yī jiǔ○wǔ nián gé/jí mìng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1月,彼得堡工人举行罢工。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星期日),十几万工人前往冬宫向沙皇请愿,遭埋伏的军警屠杀,死千余,伤数千人,史称“流血星期日”。惨案引起各地罢工,到秋季达到高潮,罢工工人还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农民起义席卷全国三分之二省份;6月,黑海舰队“波将金”号军舰水兵起义,沙皇军队开始动摇......更多

平民院

平民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mín yuàn1.又译"众议院"。某些国家议会下议院的名称。在英国,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各等级利害的不同,议会于1343年开始分设上﹑下两院,上院叫贵族院,下院叫平民院,是封建等级代表机关。平民院由郡和城市选出的骑士﹑商人等组成。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平民院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机关。

刺宋案

刺宋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cì/cī sòng àn民国初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案件。1913年初,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连续发表竞选演说,抨击袁世凯政府,主张实行议会政治,引起袁的仇视。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袁世凯派人于3月20日在上海车站刺死宋教仁。由此引发了“二次革命”。

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ōng yá lì yī bā sì bā nián gé/jí mìng匈牙利人民反对奥地利封建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3月,佩斯爆发起义,建立民族政府。9月,奥地利派军镇压,匈牙利成立以科苏特领导的国防委员会,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击败奥军。次年4月,国民议会宣布匈牙利独立,科苏特任元首。后奥地利联合沙俄出兵,于同年8月镇压了革命。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