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伏

设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fú1.布设伏兵。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ānɡ ɡé mìnɡ ɡēn jù dì dì sì cì fǎn “wéi jiǎo ”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三十多个师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1933年2、3月间,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两次设伏,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miàn mái fú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平型关战斗

平型关战斗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xíng guān zhàn dǒu/dòu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雁门关一线进攻,企图南下夺取太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设伏于平型关东北的公路两侧山地。25日晨,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旅团主力进入设伏区,八路军突然发起猛攻,至下午一时许,战斗胜利结束,共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百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平型关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奇正

奇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jī zhèng1.古时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等为奇。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íng zhī zhàn战国时,魏惠王于公元前342年派兵攻韩,韩向齐求援。次年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出征。孙膑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兵大量逃亡减员的假象,诱敌追击。孙膑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设伏,一举歼灭魏军主力。从此魏国势衰落。

博望烧屯

博望烧屯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wàng shāo tún1.三国时,刘备依于刘表,在博望坡与夏侯惇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邀伏

邀伏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o fú1.设伏兵拦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