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体
东坡诗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pō shī tǐ/tī/bèn1.指以苏轼为代表的豪迈奔放的诗体。
诗体
诗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tǐ/tī/bèn1.诗的样式和风格。
东坡体
东坡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pō tǐ/tī/bèn1.见"东坡诗体"。
唐音癸签
唐音癸签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yīn guǐ qiān诗话集。明代胡震亨撰。三十三卷。作者编有《唐音统签》十集,按天干排列,前九集辑录唐诗,此书是第十集,辑录唐诗研究资料。书分体凡、法微、评汇、乐通、诂笺、谈丛、集录七目,涉及唐诗的诗体、格律、评论、注释等方面,资料丰富,论说精到,是唐诗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七言诗
七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án shī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源于汉代民间歌谣,至六朝而趋于成熟。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与五言诗同为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形式。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排律等。
乐府(yuè-)
乐府(yuè-)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fǔ①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官署。始建于秦。汉武帝时规模扩大,除掌宫廷音乐外,兼采集民间音乐。②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世将魏晋至唐代可入乐的诗歌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所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可以歌唱,有时也称乐府。
五言排律
五言排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pái/pǎi lǜ1.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南朝宋时已出现,盛行于唐,元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五言长律"。
五言诗
五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shī诗体名。全篇每句五字。起源于东汉,至建安、六朝而大盛。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排律等。
今律
今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lǜ1.诗体名。始于初唐成熟于中唐的一种比较严密的诗歌格律。与尚未脱离古诗气脉的"古律"相对而言。
八韵诗
八韵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yùn shī1.清代科举考试用的一种诗体。又叫"试帖诗"。与八股文同试。初为五言六韵,后为五言八韵﹐格式要求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