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
资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zhì1.致治。 2.资助修治。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zhì tōng/tòng jiàn书名。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著。成书于1084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取材极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亦记载经济、文化等。
公非先生
公非先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fēi xiān shēng1.宋刘攽别号。刘攽﹐新喻人﹐字贡父。性疏宕﹐喜谐谑。着书百卷﹐尤精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另着有《东汉刊误》﹑《公非先生集》等。人称"公非先生"。
候官
候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guān1.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注:"魏太祖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厂卫。"参见"候人"﹑"候者"。
左右督
左右督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yòu dū1. 即正副都督。都督,镇兵元帅。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资治通鉴》。
三荆
三荆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īng1.一株三枝的荆树。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3.后魏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泚阳(今河南泌阳县),谓之三荆。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胡三省注。
两街
二十一经
二十一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yī jīng1.清人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大戴礼》《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合称"二十一经"。见清刘恭冕《广经室记》。参见"十三经"。
伏猎侍郎
伏猎侍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liè shì láng/làng1.指唐户部侍郎萧炅。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佑三年》:"昔唐省中有'伏猎侍郎'﹐为严挺之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六州铁
六州铁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zhōu tiě1.《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佑三年》载﹐罗绍威为天雄节度使﹐辖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罗以魏博自田承嗣时所置牙军五千人﹐挟持军帅﹐骄横难制﹐乃阴借朱全忠军十万入魏博﹐尽杀牙兵。半年中罗绍威供应军需﹐耗费不赀;虽剪除骄兵﹐但亦自此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后以"六州铁"为铸成大错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