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眉睫
迫于眉睫的同义词反义词
pò yú méi jié迫:迫近;眉睫:指眼前。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迫于
迫于的同义词反义词
pò yú1.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ānɡ ɡé mìnɡ ɡēn jù dì又称“中央苏区”。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地区,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1931年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从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更多
逼疾
逼疾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 jí1.迫于身体有病。
东门行
东门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mén xíng/háng1.乐府瑟调曲名。《宋书.乐志》归入《大曲》。古辞写一贫士迫于生计,愤而离家,其妻婉言劝阻,但他仍决然而去。南朝宋鲍照及唐柳宗元均有拟作,但与古辞意异。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东门行》。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xiōng dì guó欧洲封建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建立二元制帝国。帝国分为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为匈牙利国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于1918年瓦解,分别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é guó nóng nú zhì gǎi gé/jí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六月起义
六月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yuè qǐ yì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势成骑虎
势成骑虎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chéng qí hǔ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传奇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yún shān chuán/zhuàn qí/jī中篇小说。鲁彦周作。1979年发表。50年代,天云山考察队政委罗群受诬陷被打成右派分子,其女友宋薇迫于压力,与他分手,并嫁给了特区党委领导吴遥。宋薇的同学冯晴岚毅然与罗群结为夫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宋薇决心为罗群平反,却遭丈夫反对,两人感情破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群终获平反,而饱受磨难的冯晴岚却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