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
通假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jiǎ/jià1.互相借用。 2.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
通假字
通假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jiǎ/jià zì1.指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用来代替本字的字。
借音
借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è yīn1.指通假字改变声调以从本字的读音。
余义
余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yì1.主旨以外的意义﹑内容。 2.指字的本义之外的派生义﹑通假义。
别义
别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é yì1.区别礼仪等级。 2.一个词除本义以外的意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及通假义等。
异文
异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wén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 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 4.不同的文字。
通借
通借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jiè1.互相借用。 2.犹通假。
通借字
通借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jiè zì1.即通假字。
对转
无虑
无虑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lǜ1.没有深谋远虑。 2.不要扰乱。《吕氏春秋.长利》:"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高诱注:"虑,犹乱也。"一说不要阻滞。陈奇猷校释:"虑落﹑留三字盖双声兼叠韵,自可通假。《说文》:'留,止也。'……'无虑吾农事',盖谓无滞止吾农事,即今语'勿躭搁我的农事'耳。" 3.无所忧虑;不愁。 4.大约;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