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郡国

内郡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jùn guó1.指内地的郡及诸侯国。

郡国

郡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n guó1.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受厘

受厘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lí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启邑

启邑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yì1.指郡国封号。

官学

官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xué中国历代各级官府举办的学校。有朝廷直接举办的中央官学,如西周的国学,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元明清的国子监等;也有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地方官学,如西周的乡学,汉代的郡国学,唐代的府州县学,宋代的府县学,元明清的社学等。

建节

建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jié1.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唐时,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皆赐旌节。后亦以指大将出镇。 2.树立节操。

曝鳃

曝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ù/bào sāi/xǐ1.亦作"曝腮"。 2.《后汉书.郡国志五》"﹝交趾郡﹞封溪建武十九年置"刘昭注引晋刘欣期《交州记》:"有堤防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

下官

下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guān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乖角

乖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i jiǎo/jué1.指东汉名士郭泰折巾一角之事。郭泰字林宗,不应官府征召,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2.抵牾;矛盾。 3.分离。 4.违背情理。 5.拐角。

书带草

书带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dài cǎo1.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12345 共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