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
配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i yīn1.在电影摄制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拍摄条件和工艺要求,将未经现场录音所摄取的画面放映在银幕上,按照口型﹑动作和情节需要,配录对白﹑解说﹑音响效果和音乐,这些工作过程一般通称"配音"。译制影片时,用某种语言录音代替原片上的录音,也叫配音。
配音演员
配音演员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i yīn yǎn yuán1. 从事配音工作的人。
邱岳峰(1922-1980)
邱岳峰(1922-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yuè fēng (1922-1980)配音演员。福建福州人。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当过话剧演员。1950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先后为《伟大的公民》、《科伦上尉》、《悲惨世界》、《凡尔杜先生》等二百多部外国影片配音。
宽银幕电影
宽银幕电影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 yín mù diàn yǐng电影的一种,银幕略作弧形,比普遍电影的银幕宽,使观众看到的画面大而完整,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电影的配音多是立体声。
歌女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nǚ hóng mǔ dān中国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王献斋主演。歌女红牡丹嫁了无赖丈夫,丰厚包银全被挥霍殆尽,还遭歧视虐待。因受封建礼教思想束缚,从不反抗。后丈夫犯杀人罪入狱,自己也因嗓音失调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探监央人营救。为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
胡蝶(1907-1989)
胡蝶(1907-1989)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dié (1907-1989)1.同‘蝴蝶 ’。2.电影演员。原名胡瑞华(1907-1989)。广东鹤山人。女。1924年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演员训练班学习。后相继任大中华、友联、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演员。曾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以及《狂流》、《姊妹花》等影片。抗战胜利后去香港。1967年息影,定居加拿大。
译制片
译制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zhì piàn/piān又称“翻译片”。即把原版影片中的语言(包括对白和解说词),通过译制演员的配音和录制声带,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影片。
配调
配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i tiáo/diào1. 以音级转换的进行办法从较高音或从较低音逐步接近并折回到原调的非主要无和音的乐调——亦称“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