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铜鼓
诸葛铜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gé/gě tóng gǔ1.相传为诸葛亮创制的铜鼓。
铜鼓
铜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gǔ古代青铜打击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流行于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东南亚一带,以中国出土最多。最早的铜鼓出现于春秋时期。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最小的仅10多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
铜鼓钗
铜鼓钗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gǔ chāi1.叩击铜鼓的大型金银钗。
达努节
达努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dá nǔ jié也称“祝著节”、“瑶年”。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五月廿九日。这一天,家家杀鸡宰羊,以四两麻祭祀祖先。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到预定地点聚餐,并举行跳铜鼓舞、兴郎铁玖舞,放冲天炮,打陀螺,以及对歌、饮笑酒等活动。
壮族
壮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àng zú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水族
水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zú分布于贵州的少数民族。约34.7万人(1990年)。用水语。曾有古老文字“水书”,通用汉文。信奉万物有灵。喜跳铜鼓舞、芦笙舞。传统节日有端节等。主要从事农业。
花山崖壁画
花山崖壁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shān yá bì hu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花山、左江沿岸峭壁上。画面长达170米,高44米。以人像为主,大的高3米余,小的约30厘米,约有一千三百个。同时还有兽类、铜鼓、铜锣等形象,皆赭色,形象生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诸葛鼓
诸葛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gé/gě gǔ1.见"诸葛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