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锦衣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 yī/yì wèi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代于1382年设。原是护卫皇宫、掌皇帝出入仪仗的亲军。后明太祖特令其兼管刑狱,给予巡察缉捕权。明中叶后成为与东西厂并称的特务组织。
东崖
东崖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á1.东海之滨。 2.崖名。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原名东峰,在化成寺东。相传新罗国僧金乔觉初至时即栖其下。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于正德十五年第二次遁迹九华,为瞒过锦衣卫特务盯梢,学金地藏苦修功夫,在东崖岩头晏坐终日,躲过了权宦刘瑾对他的政治迫害。后称此处为"东崖晏坐",乃九华十景之一。
仪正
仪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zhèng1.仪鸾司大使的别称。明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不久废,改置锦衣卫,因以代称锦衣卫长官。
锦衣
锦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 yī/yì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 2.指禁卫军士卒。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东厂
东厂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chǎng/ān/hàn明代特务机构。明成祖于1420年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立,命亲信宦官为提督,属官多来自锦衣卫,从事监视、侦察等特务活动,诸事可直接上达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仪鸾司
仪鸾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luán sī1.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克敌弩
克敌弩的同义词反义词
kè dí nǔ1.良弓名。明嘉靖二十七年,锦衣卫军匠冯经所献,一次可发两三枝箭。见《续文献通考.兵十四》。
厂卫
厂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ǎng wèi1.明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因其同为特务机构,关系密切,故常合称。
吴伟(1459-1508)
吴伟(1459-1508)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wěi (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官至锦衣卫百户。擅画人物,笔势奔放。亦工山水,晚年技法有创新,喜用乱柴、乱麻、破网等皴法。其画风人称“江夏派”,实为“浙派”支流。
缇校
缇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 xiào/jiào1.指明代锦衣卫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