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

阿难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nàn1.见"阿难陀"。

阿难陀

阿难陀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nàn tuó1.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释迦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之子﹐释迦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释迦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七趣

七趣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qù/cù1.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回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楞严经》卷九:"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dà/dài/tài dì/tì/tuí zǐ1.释迦牟尼佛的十个高足弟子:摩诃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地行仙

地行仙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xíng/háng xiān1.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于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 2.比喻远行的人。

悬空寺

悬空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kōng/kòng/kǒng sì在山西省浑源县南恒山唐峪口西峭壁上。始建于北魏。有大小殿阁三十余座,凌空建在峭壁之上,用数十根木柱支撑,远望如半空悬吊,故名。最高的三教殿有释迦牟尼、阿难神像、铁铸韦陀及浮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shì wǒ wén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施食

施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shí1.施舍食物。 2.佛教仪式。阿难在静室中修习禅定﹐焰口鬼王告阿难说:"你三日以后命尽﹐生在饿鬼中﹐如要免苦﹐须于明日普施鬼神﹐以摩竭陀国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阿难问佛﹐佛为其说此施食的方法。见《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教阿难陀缘由》。后遂用为转障消灾延年益寿而向饿鬼施食的一种仪式。俗名放焰口﹐又称瑜伽焰口。

胁士

胁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shì1.佛教语。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菩萨常在佛左右﹐辅佐宣化﹐故称"胁士"。如文殊﹑普贤二菩萨﹐为释迦佛之胁士;观音﹑势至二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士;日光﹑月光二菩萨﹐为药师佛之胁士。小乘佛教则以大迦叶﹑阿难为释迦佛的胁士。

焰口

焰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 kǒu1.《救拔焰口饿鬼经》:"﹝阿难﹞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见一饿鬼,名曰焰口。其形丑陋,身体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针锋,头发蓬乱,爪牙长利,甚可怖畏。"后因以"焰口"指称饿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称"焰口",即是施食于饿鬼的仪轨。
12 共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