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水

人工降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gōng jiàng/xiáng shuǐ用人工方法促成云层产生降水、增加降水或改变降水分布的措施。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将盐粉、盐水、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或碘化银等播入云中,作为凝结核或冰核、冷冻剂,使云中水滴或雪花增大到一定程度,形成降水。

降水

降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g/xiáng shuǐ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固体或液体形式的水,主要有雨、雪、霰、雹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rè dài jì fēng qì hòu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dài jì fēng qì hòu分布在北纬35°~55°左右亚欧大陆东岸。冬季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较高,南北温差小,雨水较多。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c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20°c以上。年降水量多在500~600毫米左右,降水夏季远比冬季多。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雨季

雨季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jì降水较集中的湿润多雨季节。常发生在热带地区,往往与干季周期性交替出现。在降水分配不均匀的其他地区,也有将相对多雨的季节划分为雨季的;如中国通常将4、5月划为华南和南岭山区的雨季,5、6月间为江南雨季,6、7月间为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7月间为黄淮和华北雨季,8月为东北雨季等。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lā/lá péng qí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印度东北部一村镇。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长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强烈西南季风,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为11430毫米。绝对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倾斜流

倾斜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xié liú又称“坡面流”。由于风力、气压变化、降水或大量河水注入造成海面倾斜所引起的洋流。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hán dài zhēn yè/xié lín qì hòu又称“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

内流河

内流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liú hé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大多分布于大陆内部干燥地区。依靠上游降水或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因水量不足,蒸发量大,中途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

冻雨

冻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yǔ/yù一种特殊的降水现象,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0℃以下的过冷却水滴,一落地就结为固态的冰。
12345 共54条